【HR干货】AI时代人力资源管理者该怎样更好的做好服务?

很多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会选择不同的战略使自己始终处于市场领先地位,如差异化战略或者紧缩战略,但是战略这个词在当今企业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词,能让企业始终保持领先的模式,在企业基础管理当中我是这样总结:新事物解决痛点性——去中心化解决适用性——差异化解决被替代性——精准服务解决可延续性!
为什么把服务提到这么重要的高度,并不是现在越来越重视服务,而是服务原本就非常重要,只是被很多企业忽视了。
换句话说回来,中国从来不缺聪明的老板,缺的是能做通的老板,“服务”本身具有高替代性,可复制性,人为性及回报不确定性。很多老板就是因为回报不确定性,才选择把企业的服务做到同行业最基础的水平就可以了,并不想进行高投入,况且不知道有没有高回报。 其实做企业如做人,服务不过就是在别人需要你的时候,你能不能为别人做点事情,如果能够提前做到为别人着想,说不定哪天会有回赠,这样的企业在中国现在越来越多,不胜枚举。 那么为什么对一个预期不确定的项目要费如此多的功夫去研究、去探索,去实践,我想更加看重了服务的“人为性”,因为企业服务的不是企业,而是人,人在被服务的时候,更加看重服务的实效和质量。
作为人力资源工作者,我们过去服务的是人,现在服务的是人,将来就算AI时代的到来,服务的还是人,只是用机器还是用人来服务,服务的本质没有发生变化。

接下来我所讲的内容,既适用于人力资源发展于六模块公司、也适用于三支柱公司,同样也适用于更加先进的“做中台”模式的大型公司:
1、服务基础数据
基础数据是人力资源工作者的生命底线,但是很多公司目前做这项工作的人更多是敷衍了是,如果某项数据能够当做公司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指标,我想老板不会轻视人力资源工作者,毕竟人力资源分析师现在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人力资源工作者不仅要学会收集、整理基础数据,更多要从大量数据中给出专业的人力判断,虽然大数据分析已经给出了很多建议,但是请问,你有大数据平台吗?如果没有,请善待自己的工作,因为这项工作其实就是在服务自己,否则后院起火的事情,你可能背不起这个锅。

2、服务平台终端

人力资源工作者可能会使用非常多的工具或者平台,这些平台上的数据都是高度信息化的,也是非常有价值的,我们不能妄想通过一个工具或者平台解决所有人力工作,但是一旦拥有平台并不代表着万事俱备,可以轻松搞定一切了,平台是要对人的,尤其是SSC共享服务中心,人是终端,平台的流程设计以及可视化要面向最终的享用者,而不是使用者,享用者享用不方便,就是最大的服务障碍。

3、服务业务对接
人力资源工作者无论是不是HRBP,都会涉及跨部门沟通、跨平台对接,这些对接的最终目的是将人力资源工作落实,将业务完成。很多公司将跨部门沟通、跨平台对接,看成是了跨部门信息传递,要知道,传递信息是可以没有反馈的,而且传递信息是可以不直接传达到本人的,比如你的快递和外卖,别人可以替领。沟通与对接是需要反馈的,而且是正面反馈,因为反馈回来的信息可以用来加工处理,沟通质量决定服务结果,服务结果关系反馈质量。

4、服务反馈设计

许多好的人力资源工作者,非常重视服务反馈的设计机制,因为这个评价可以指引自身工作是否存在疏漏或者缺陷,好的设计不仅能够使平台、工具及员工心态得到良好调节,更加能够增进人力资源品牌建立,对内对外都是门面,如果你的公司已经发展到了“做中台”阶段,请你仔细考量每一项人力资源服务、每一项人力资源业务、每一项人力资源成果,是否都具有反馈机制,一个良好的设计必须要用反馈机制来调节、来平衡,否则只是“我以为这样就OK了”,而没有“你觉得我做的怎么样?”。

我希望每一位人力资源工作者都能够善待自己的工作,每一个想把服务搞好的企业首先是要让人力资源部做好服务,从系统的起点到系统的终端来完成服务的整个链条,在可预见的未来里,我们终将成为服务和被服务者。

来源:阳光融创

目前苏州诚展软件开发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已成功应用在全国多家内资、外资企业,帮助企业HR在人事管理、考勤管理、就餐宿舍管理、培训管理、排班调班,控制加班工时,精准计算各类考勤工时、年假计算、工资计算、新版个人所得税计算、工资项目、高温费补贴和社保公积金扣款比例,详情可查看诚展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介绍: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新闻